编目参数设置 返回首页

  在编目过程中,我们需要进行编目查重,查重有“本地查重”和“异地联机”两种方式。本地查重有几个表可以查重:本分馆编目库、其他分馆编目库、共享库和预订库。对于需要查重的库,则在其前打勾。

  需要异地联网编目时,首先配置好Z39.50服务器的参数。对于“访问指定地址的Z39.50服务器”,有两种格式:
    格式一:华阜软件的服务器:http://【IP或域名】/Lib/...,只输入【】中部分。
    格式二:其他的服务器:Z39/地址/端口/数据库/用户名/密码
      如:Z39/ucs.nlc.gov.cn/9991/UCS01/用户名/密码
系统通过远程编目信息查询,并将查询到的编目信息返回到编目界面中。
  编目库方式,假如是采用图书馆统一编目库,也即“不使用本分馆独立编目库”,则不用设置“索书号采用方式”,这是由同一编目库已经设定好的(修改只能由000分馆管理员来设置)。对于采用“使用本分馆独立编目库”的,“索书号采用方式”可以自行选择:

  在索书号中,本系统提供8种方式:种次号、中山图书馆著者码、著者姓氏代码及通用汉语著者号(刘湘生 主编,海洋出版社,1992年版)、国防大学版著者码、出版日期。选择图书馆需要使用的方式,因为这与图书的排架有关,一旦选用某种方式后,不要(也没有必要)改用其他的方式。
  在“图书编目”时,系统会根据此处的设定,系统自动生成对应的代码。比如,若选择“通用汉语著者号”,在索书号位置输入索书号的“/”前部分后,按回车,系统自动生成此著者的代码;若需要在此代码后还需要录入附加信息,则此时,不要按回车,按“/”后,系统自动将代码加在后面,光标保持在此录入框中。
  对于使用“种次号”后的图书馆,需要定期整理分类表,见《操作手册》中的“6.1.13整理分类表”,一般一个月左右。对于刚开始建库,可以一个星期整理一次;若库已建好,主要是流通工作时,可以比较长的时间才整理一次也没有什么问题。
  对于使用“著者姓氏代码”、“中山图书馆著者码”或“通用汉语著者号”,发现著者码生成有误,可以对此数据表进行修改,祥见“6.1.2著者姓氏代码”、“6.1.3 中山图书馆著者码”或“6.1.4 通用汉语著者号”。
  “不允许删除非本人录入的图书条形码”打勾时,除本人和system用户,其他用户是不能删除本人的条码的。
  “币种转换”打勾表示图书编目信息中的价格是经过折算到人民币金额的。

图书批次号:
  ●假如不使用批次号的话,系统默认所有图书都是没有批次号的。
  ●“进入编目时不提示当前使用的图书批次号”,如果不打勾,则每次打开书目编辑界面时,系统会提示当前使用的批次号。
  ●“进入编目界面时可更改批次号”,假如打勾,在进入书目编辑界面时,系统允许您重新设置批次号。
  进入设置当前图书批次号界面后,可以选择已有的批次号或增加新的批次号,新增加时,输入新的批次号后,按“确认”按钮即可。批次号的设置,可以采用“购书单位+日期”的方式,以便方便记忆。比如,从购书中心购买一批图书,可以设置“购书中心1101”,不是从购书中心购买的2011年第1批图书。